400-123-4567
文|曾庆伟
瓦罐鸡汤资料图片
一般来说,当你去一个城市观光时,你可以有两个地方流连:一是玩,一是吃。游玩的地方可能风景特别好,赏心悦目,心情愉悦。它可能雄伟险峻,也可能细腻静谧。总之,就是山水之美,建筑之美;有很多吃饭的地方。如果你稍加留意,通常应该尝尝能代表一个城市特色的特色菜。只有这样,你才能体会到这座城市的民俗风情。
从这个角度来看,“吃”和“看”既相同又不同。相同的是,两者都能获得文化愉悦。不同的是,“吃”不仅能大饱眼福,还能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除了享受之外,您还可以获得满足口腹之欲的好处。也就是说,享受某个城市的美食,其实带来了个人参与的乐趣。基于此,外地游客来武汉观光,很少不去“小桃源”汤馆一游。
早年,武汉并不是一个旅游目的地城市。在全国旅游的宏伟构想中,武汉由于交通优势,实际上只是充当各个旅游目的地之间的中转枢纽。因为武汉旅游资源的魅力有限,很难吸引游客驻足流连。有人戏称,武汉能“看”到的景点加起来就是“两菜一汤”:武昌蛇山黄鹤楼、汉阳归元寺、东湖;能吃的地方风味品种只有“鱼、一菜、一罐汤、一锅汤。”我们知道,所谓的两鱼是指“大中华武昌鱼”和“老大兴的鱼”。红烧鱼”;一菜指炒红山芽;一罐汤指“小桃园瓦罐鸡汤”;一排汤指排骨莲藕汤。作者已经专门写过一篇文章介绍“二鱼,一菜,一汤”。这篇文章是关于一罐汤:《小桃园的瓦罐鸡汤》。
陶瓷盆资料图片
楚地饮食习俗是:无汤不成宴。尤其是在农村,哪个农妇不养几只母鸡呢?制作简单的炖鸡汤已成为招待尊贵客人的最佳美食。村里的人来来往往,主人早知道有客人来,就把母鸡杀了,拔了毛,砍成块,加了点盐,放进瓦锅里,盖上盖子,把将瓦锅放入柴炉中,然后收集一些厨房植物烧过的灰烬,将它们放在瓦锅旁边,小火煮四五个小时。客人到来时,主人从炉子里取出熬好的鸡汤,端给客人,让客人趁热吃鸡、喝鸡汤。这叫一热三鲜。按照武汉周边农村的习俗,新女婿来访必须喝鸡汤,并且必须吃两个鸡腿,不得拒绝。请新女婿喝汤,不仅是准婆婆招待客人的一种方式,还有着考验准女婿待人接物能力的隐含意义:准婆婆可以观察他的家庭教养,以及他吃鸡喝汤的细节。家庭情况好坏等各种信息。有的女婿不善吃,常常夹起鸡,大口吃,喝汤碗里的水,出丑。煮好的汤和鸡肉不好吃,所以武汉有句俗话,嘲讽毛脚女婿不善吃饭。俗话说:“汤不泄气,女婿会被烫死”。这意味着这个新女婿生活经验很少,需要辅导。
悠久的饮食习俗的继承和传承,使炖汤成为武汉人饮食的一大特色。很大程度上,“喝汤”就是武汉人“请客吃饭”的代名词。甚至有“无汤不成宴”、“无汤不请客”、“无汤无礼”之说。
以焖鸡汤为特色的“小桃园”餐厅,就是武汉居民偏爱焖鸡汤的具体体现。
“小桃源”已有80多年的历史。创始人是陶坤夫和袁德昭。陶、袁原是汉口天主教堂医院的厨房工人。1938年武汉战争期间,日军轰炸汉口,医院被毁。两人不得不寻找自己的家。途中,陶坤福在汉口兰陵路的废墟上找了一块空地,搭起了一个小棚子,卖豆浆、糯米和油条等小吃,在战乱的艰难时期,两人结下了不解之缘。人们生意清淡,从早忙到晚,只能勉强填饱肚子。 他们想,在离兰陵路不远的大直路上,有一家卖八卦汤和牛肉汤的小店。得知武汉人喜欢喝汤,想像别人一样开一家店,于是两人决定结合两张桌子和两个炉子来卖牛肉汤,陶昆夫在工作时对熬汤有很多研究。医院的一名厨房工作人员,所以他们在原材料上下了很大功夫。牛肉和甲鱼一定很新鲜,烹饪方法也很有讲究。武汉沦陷后,陶、袁的小棚子奇迹般地幸存下来,他们还来这里喝汤。小棚子外排队等候的人越来越多。陶渊的汤馆汤味鲜美,却一直没有名字。有老顾客建议汤店挂个招牌,方便顾客认出门口。袁、袁两人决定效仿《三国演义》中“桃源三兄弟”的故事,并以他们的姓氏命名。由于合作的只有两个人,所以想加上一个“小”字,而“小”字只划了三下,又怕生意只能维持三天,就改成了“小”字。晓”十三画。 “小桃园”店名由此而来,“小桃园”的招牌也已挂了几十年。 。后来,有人觉得“筱”字难认,就把“筱”改成“小”,于是就叫“小桃园”,店名就一直流传至今。
兰陵路:武汉小资打卡地信息及图片
“小桃源”熬汤后来名扬三镇。事实上,这得益于有王寅生这样的炖汤专家的主持。 20世纪50、60年代,来“小桃园”逛汤的人最满足的就是喝土锅鸡汤、观看熬汤过程,尤其是亲眼目睹名厨王寅生亲自熬汤。它自然会给你喝的汤增添一点味道。
看王寅生熬汤确实很有趣。他宰杀湖北黄陂、孝感地区产的黄老母鸡(俗称三黄鸡),去掉毛,去掉头、脚、内脏(只留下砂囊、肝脏、心脏),用清水洗净,切成长方形的小块。葱洗净,姜块拍松。将锅置旺火上,加入熟猪油烧至80%热,加入葱、姜块炒香。然后加入鸡块、肫、肝、心、料酒、精盐炒至香气扑鼻、颜色近黄,然后放入瓦锅中,一次加足水。先用大火煮沸,然后用小火慢慢熬至汤浓稠。王寅生仿佛在变魔术。熬了三两个小时,黑色的土锅里盛满了亮黄色的鸡汤,就可以端上客人了。没有浓浓的热气,只有诱人的浅黄油色。我慢慢地喝了一口,汤非常鲜美,带着正宗当地鸡汤的香味。如果是人工饲养的鸡,肯定无法产生如此美丽的颜色。此罐汤喝三五口后,辛辣鲜美,舒舌暖胃,大饱口福。
在新闻相对停滞的计划经济时代,“小桃园”曾一度通过口耳相传而闻名于三镇。 《武汉城市纪事·商报》甚至这样记载:不喝小桃园鸡汤,就白来了。 “来武汉吧”。这就是对当年“小桃园”盛名的最好解释。即使在各种美食饮品盛开的今天,逛堂堂、来到“小桃园”,不仅仅是从品尝美食的角度,更是从考察的角度。从民俗角度看,外国游客如果去“小桃园”喝汤,也不会白来,一无所获。
后记:这篇短文写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当时小桃园汤馆如火如荼。可惜的是,这家承载着许多像我一样的武汉居民温馨回忆的汤馆,在上世纪末因种种原因关门歇业,至今仍未重新开业。虽然小桃园熬汤师傅的后人在汉口和武昌分别开了两三家汤馆,汤品有七八种,但也算得上是喜欢小桃园鸡汤的人喝汤的地方了。但没有使用小桃园的店名。昔日,以煲仔鸡汤、八卦汤闻名于武汉的小桃园汤馆,已逐渐淡出武汉市民的记忆。
本文发表于《楚天谈吃》(曾庆伟撰,百花文艺出版社)
曾庆伟,作家、美食评论家、武汉炎黄文化研究会饮食文化委员会主任、江汉大学武汉研究院特聘教授、湖北楚菜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评审专家,湖北省非遗代表性项目评审专家。出版有《荆楚的味道》、《味蕾上的乡愁》、《楚天谈吃》、《武汉的味道》、《武昌的老味道》等多部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