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23-4567
星期五
想象
全文共4216字,阅读需要13分钟。
01
思维导图如何帮助我和我的孩子
场景一:英语背诵困难
我女儿今年九月刚上小学三年级。班里的英语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要求孩子们在没有剧本的情况下讲一个完整的英语故事。在充分考虑了孩子的英语水平后,我和爸爸在网上找到了一个英语小故事《三个好朋友》。并将故事用中英文写在白纸上,让孩子背诵。
我们和她一起读了一遍又一遍,背诵了一遍又一遍。然而孩子记单词总是含糊不清,常常记不住下一句话是什么。我的女儿有点灰心,我和她的父亲也慢慢失去了耐心。
我女儿从三岁起就喜欢在纸上涂鸦。当时,给她读完图画书后,我就会问孩子这本书讲了什么故事。我女儿眨了眨眼睛,坐在书桌前,在一张白纸上画了又画。然后她指着照片,用支离破碎、不成熟的语言向我讲述了她所理解的故事。
让我惊讶的是,孩子的语言描述并不精确,但他对故事内容的表达却基本完整。后来我发现女儿已经在不知不觉中使用了思维导图的概念。
我想现在我们也可以用思维导图来帮助我女儿记住英语故事的内容。我对她说,你不喜欢画画吗?你可以尝试将故事分解成不同的场景并画出来,然后在每张图片上添加英文解释。这就相当于自己制作了一个英文小漫画故事。孩子一听立刻感兴趣了。
10多分钟的时间里,孩子根据自己对故事的理解画了几幅简单的小画,并用剪刀把爸爸写的中英文剪成纸条。孩子将匹配的中英文描述粘在匹配图片的右侧,英文条在上,中文条在下。 《汉英漫画故事》完成后,女儿看上去很满意。
▲点击图片可查看清晰大图
我让她告诉她父亲和我她创作的英国漫画故事。起初,孩子有些犹豫,一边说话,一边看了一眼自己画的纸上草图。两三遍之后,你就能流利地说,不用写了。女儿高兴地说,说起这件事的时候,她脑子里就像在放电影一样。讲完一幕,下一幕马上就进来了。这很容易记住。
场景二:书写逻辑混乱
我女儿在中文学习中也遇到了一点麻烦。作文写得不好。我和女儿的老师交谈后发现,很多刚开始学习写论文的孩子似乎都存在逻辑混乱的问题,经常写到哪里就写到哪里。用老师的话说,就像记流水账一样。 :)
比如前段时间,一个孩子的作业是写一篇关于他喜欢的小动物的作文。我女儿想写一篇关于我们家喂养的两条金鱼的文章。写日记的文章照常发表:家里有两条金鱼,我很喜欢。我早上起床看鱼并喂它们食物。下午,我放学回来,看着鱼儿在身边游来游去。真是太可爱了。我给鱼换了水,然后什么也没有发生。 :)
如何帮助孩子建立清晰的作文思路?
我又想到了思维导图法。
我告诉孩子,每一篇作文都会有一个中心思想或主题,作文的内容是对主题的具体阐述。如果不清楚的话,可以在写文章之前先画一棵树。用树根来标识作文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用大树的每一个主干来记录支持和完善中心思想的具体内容。写论文的时候参考一下“树形图”,这样就不用担心写不完。
▲点击图片可查看清晰大图
我女儿用这个方法重新整理了她的作文思路:
主题(树根):我喜欢家里的两条小金鱼。
内容(后备箱):
我给他们起名字
我和他们一起玩
红红病了,我来照顾她
红红恢复了,又和斑斑一起游来游去了。我很高兴。
孩子根据这个想法重新写了一篇作文,并得到了语文老师的5星鼓励。女儿很高兴,告诉我写论文并不难。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她一次又一次地将这种方法运用到她的写作过程中。我发现她的写作效率和思维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事实上,在上述两个帮助孩子学习的场景中,都用到了思维导图的概念。我越来越相信,这确实是帮助孩子记忆、理解、建立清晰逻辑思维的好方法。方法。
02
思维导图的含义和模式
什么是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又称思维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工具。它简单但非常有效,是一种实用的思维工具。
为什么思维导图如此有用?
因为它符合人脑的思维方式。
人脑的自然思维方式是放射性思维。每一种进入大脑的信息,无论是感觉、记忆还是想法——包括文字、数字、代码、香气、食物、线条、颜色、图像、节奏、音符等,都可以成为思维中心并被控制。数以千计的关节点从这个中心向外辐射。
每个关节点都代表了与中心主题的联系,而每个联系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进而辐射出数千个关节点,呈现出辐射状的三维结构。思维导图之所以如此有用,是因为它完全符合人脑的思维方式。
思维导图如何帮助孩子?
1、帮助孩子理解和记忆。记得有一次女儿放学回家,很高兴地告诉我,今天老师教了我一种记忆英语单词“children”“lollipop eaters”的方法。 “chi”对应“吃”,“l”对应棒棒糖,“d”对应“of”,“ren”对应人。总的来说,孩子们就是吃棒棒糖的人。女儿说,大家立刻就记住了怎么写孩子。
确实,这种生动有趣的方式比反复抄写、背诵字母更能让孩子印象深刻、记忆深刻。经常背诵严肃认真,思维导图生动有趣。如果加入绘画、拼贴、符号等元素,孩子不仅会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还会加深理解和记忆。
2、让孩子的逻辑思维更加严谨。逻辑思维在孩子的阅读和表达过程中非常重要。例如,阅读故事或书籍,或理解电影可以让孩子使用各种不同的思维导图来重复解构相同的故事、书籍或电影。
这样,孩子就很容易理解创作者在创作时的逻辑思维是如何进行的,进而能够熟练地将学到的一套逻辑思维运用到自己表达(说或写)的场景中。
思维导图的常见模式有哪些?
1. 圆形地图
▲点击图片可查看清晰大图
圆形图由两个不同大小的圆组成。里面可以写主题,外面可以自由使用。你可以填写任何想到的内容,包括文字和图片。圆形图可以极大地丰富孩子的联想思维和发散思维。
2. 气泡图
▲点击图片可查看清晰大图
气泡图由中间的一个气泡和外面的多个气泡组成。中间的气泡可以描述事物的主题,与中间气泡连接成直线的外侧气泡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中间事物的属性。气泡图可以帮助孩子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事物。
您认为圆形图和气泡图有点相似吗?看来这两种模式的思维导图都是对中间一个主题的阐述。
事实上,圆形图的外围范围很宽,不受限制,思维非常自由。对于中间的话题,所有想到的东西都可以写在外圈。此类思维导图更适合幼儿心理发展阶段。例如,3岁以下的孩子可以胡思乱想,因此使用圆形地图更适合。
气泡图适合已经有一定认知水平,能够对题材特征做出有限描述和联想的孩子。
3. 流程图
▲点击图片可查看清晰大图
流程图用于阐明事物的顺序。首先,在空白处填写主题,从第一个小方框开始描述事情的每一步,然后用箭头连接这些步骤。流程图可以很好地帮助孩子理解事物发展的顺序。
4.支撑图
▲点击图片可查看清晰大图
括号图用于表达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由大括号和方括号组成。在左侧写下主题,然后填写每个部分的详细信息。这样可以清楚地表现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5. 树状图
▲点击图片可查看清晰大图
树形图用于归纳和分类。它由层次组成,就像树的延伸一样。主题是树的根,枝叶代表具体内容。树形图特别适合帮助孩子理解阅读内容和作文训练。他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别人的逻辑思维,还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己思维的清晰表达。
如果你仔细观察,你可能会发现括号图和树形图似乎有些相似。只是括号图向右展开,而树形图向下展开。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括号图用于表示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而树形图用于对事物进行分类和分组。
03
思维导图的使用和挑战
如何引导孩子在生活中运用思维导图?
虽然思维导图有不同的类型和功能,但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模式,帮助孩子消化一件事的好内容。前不久,我和女儿用思维导图的概念解构了一部动画片《冰雪奇缘》,可供感兴趣的家长参考。
1.利用圆形图深入了解主题并进行联想
当我和孩子们回忆这部电影时,我问女儿《冰雪奇缘》的主要故事是关于什么的?
女儿回忆起一个关键词:友谊(仅是孩子自己的理解)。
于是我又问她,你看到电影里的这个词会想到什么?
女儿说:“艾莎、安娜、克里斯、奥拉夫。”
简单的问题和答案可以帮助孩子回忆电影的中心思想和主要人物。
我又问她,如果电影没有限制,你看到友情会想到什么?女儿立即给我列出了班上几个好朋友的名字,并给我讲了无数关于他们的故事。从电影到现实生活,孩子的类比思维和联想思维不断得到发展。
▲点击图片可查看清晰大图
2.利用气泡图了解事物和人物的特征
我问女儿,当你看到安娜时,你想到了什么?
女儿回答,爱、勇气、乐观、力量。
我接着问:电影中的哪些情节可以展现安娜的“爱、勇敢、乐观和坚强”?
孩子们开始仔细回忆电影中涉及角色的具体场景,从而对角色有了更全面、更丰富的认识。
▲点击图片可查看清晰大图
其实这里还可以进一步结合树形图来引导孩子构思写字。比如我对女儿说,如果让你写一篇介绍安娜的文章,你想怎么写?我女儿使用树形图构建了一个思维过程:
主题(树根):安娜是我敬佩的一个人。
内容(主干):①心中有爱; ② 非常勇敢; ③ 非常乐观; ④ 非常强。
家长在引导孩子使用思维导图时,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使用不同类型的思维导图。用气泡图帮助孩子增强对事物理解的全面性和深度,然后用树形图帮助孩子清晰、逻辑、详细地输出自己的理解。